“虽然不是真货,但说明制造这尊赝品的人,应该见过真鼎。”
绾绾撕开了一个棒棒糖,刚塞进嘴里就听到了黄西空的分析,她咬着棒棒糖愣了几秒,忽然伸手把包上坐着的小人挪开,从里面摸出一本超厚的课外书。
黄西空扶着夏之淮的膝盖站稳,疑惑地看着突然忙着翻书的绾绾,夏之淮也不明所以,但两人知道她应该是突然联想到了什么。
夏之淮和黄西空安安静静地等着她看完书,看到她恍然大悟的表情,才问道:“找到什么了?”
绾绾将书放在地上,把嘴里的棒棒糖拿出来,轻轻呼出一口浊气:“我就说嘛,肯定是在课外书里的,只是还没有学到。”
绾绾一拍手,双手合十放在身前,笑眯眯地说道:“这是我以前听到的一个故事,和大小鼎有关。”
这个故事说起来还是当初她没化形的时候听到的,当时有个仙君坐在她桃木本体的旁边,跟几个年纪很小的崽崽的讲人间王侯的故事。
就说很久之前,一个地方侯本来想起兵造/反,但这个侯爷选的继承人是非婚生子,就是外面的妾室生的,所以他的嫡长子就很生气,打算揭发自己的父亲。
但揭发造/反一事过于严重,他自己也会被连累,所以他让自己的谋士想个办法,把他摘出去,不仅能让帝王抓走父亲,还能让他顺利继承侯位。
后来,他的谋士给他出了个办法,在帝王寿诞之上,送上一套大小合鼎。
夏之淮摸着下巴,仰头看着墙上的油画:“我怎么感觉好像在哪儿听过这个故事的样子,是以前去历史博物馆的时候看到的吗?”
黄西空也坐在了地毯上,不太确定地看着绾绾:“我以前在古籍上看过一个故事,叫做费因侯献鼎。应该就是绾绾说的这个故事吧?”
绾绾点点头:“对的,是这个因侯……”具体名字她虽然记不得,但献鼎这个故事她还是记得很清楚的,还记着关键人物名字有个因字。
夏之淮一脸呆滞道:“所以,你们俩谁跟我讲一下,费因侯献鼎的后续?”
黄西空叹气道:“果然,这套古籍是没有传到后世,所以你才没学过。”
绾绾捂嘴偷笑:“可能学过了,但哥哥之前摸鱼了。”
夏之淮白了两人一眼:“有没有一种可能,祖宗的历史太多太杂,我只是粗略笼统地学了一下,更细节的内容都在博物馆呢?”
黄西空解释道:“不管怎么样,这位侯世子最终私下铸造了一套大小合鼎,大鼎只有一只,代表着帝室,而小鼎有五只,代表着当时的地方诸侯。”
“这位侯世子命亲信带着这套鼎,赶在他父亲之前到了王都,在献上这套鼎的时候,并告之了帝王,他父亲有谋反之意,且已经在招兵买马。”
“最后这个侯世子的父亲自然再没回到过封地,而他宠爱的那个妾生子,也死在了侯世子的手下。没过多久,帝王就命使臣带着一只小鼎抵达他的封地,将鼎送给了他,并这位侯世子封为费因侯。”
“这就是两千年前的费因侯献鼎全部故事。”
“那套鼎,一大五小,其中一只小鼎随葬费因侯,另外一大四小青铜鼎随葬当时的帝王,之后再无人见过这六只鼎。”
“史料上没有关于这六只鼎外形的描述,但按照千年前的史官整理的资料来看,费因侯时期浇筑的青铜鼎,基本都是你们家那种造型,只是外表花纹和大小略有差异。”
绾绾手指拍在摊开的书页上,眼睛亮晶晶地说道:“我有那套鼎的描图哦~”
随着她的灵力和神识灌入,空白的书页上渐渐浮现出六只鼎的立体模型。
夏之淮和黄西空静静地打量着书页上方缓慢旋转的青铜鼎模型,不由面面相觑。
绾绾这本又厚又大的书,每次打开都能给他们不一样的震撼。
现在的学生课本和课件,比起她的全息课本……真是逊毙了。
“这小鼎,和咱们家的那个,一模一样呢!”
真是一点都不意外。
两千多年前随着一代帝王诸侯埋入地下的古物,现如今不仅支离破碎,还成了害人命的玩意儿。
谁能想得到呢?
夏之淮看着那只大鼎,忽然意识到:“也就是说,权汉杰书房里那只大号的仿鼎,其实就是仿的这个大鼎。”
如果将大鼎看作中心,五只小鼎看作附庸。
在它们被炼成盗取气运的邪物后,是否可以看做,五只分散出去的小鼎相当于吸收气运的触手,而大鼎则是真正吸收气运的本体。
权家的这只仿鼎,其实一开始是像大鼎一样,可以为权汉杰提供源源不断的气运,但在几只小鼎接连被破坏,或者没有气运可以吸食后,这只仿鼎反而成了供应气运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