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收到书信后,将自已关在书房呆了好几天。”安伯叹息道:“我从未在老爷的身上看到过这样的情况。”
“是啊,换谁,谁能想到呢?”安神感苦笑道:“走吧,我先去拜见我母亲,再去见见我爹。”
就玄武门之变这玩意,你谁能想到这东西还能经典复刻呢?
谁会觉得太子能够通过玄武门登基呢?
毕竟上一个这么做的嫡长子出身的太子,还是汉朝的太子据呢,人家亲娘还能帮助自已儿子开武库武装士卒,而当今陛下当时有什么呢?
当时的东宫麾下,不过是一些名声不显的武将罢了。
“能够见到大公子回来,老爷定然是十分欣喜的。”
“我也希望如此。”心情复杂的安神感抬脚踏入安府,准备去找自已老爹商议一下迎接太上皇的一干事项。
反正事情干都干了,安元寿还能杀了他这个亲儿子不成?
顶多是受点皮肉之苦罢了。
而且当时自已也没得选,参与还有活路,不参与肯定全家死绝。
他爹当年也是干这个出身的,这何尝不是一种子承父业?
“老爷,夫人,大公子回来了!”安伯迎安神感进府以后,便快步走向后院禀报。
可还没等到安神感先去拜见自已的母亲,就已经听到了他父亲安元寿那中气十足的声音。
安元寿作为秦王府旧臣,被李二亲口称赞为“果敢晓勇非常”,即便是年过三旬,那大嗓门依旧极具穿透力。
“大郎回来了?”
安元寿略带欣喜的说道:“快!快!快把我前段时间刚让人用牛皮做的鞭子拿过来。”
“左右!左右!将我爹的画像请过来,我要教子!”
安元寿的父亲安兴贵,是武德旧臣,镇守凉州的时候,曾大败突厥军队,去世后获赠冠军大将军、凉州都督、归国公。
他的画像也是凌烟阁第一批悬挂的武德十六功臣之一。
因为李二的贞观功臣还没商定,弘化才刚刚开始,武德十六功臣倒是单独享受了李唐皇室的祭祀。
“这...这...”安神感听到自已老爹的声音,脸都绿了,他收回前进的步伐,转头就想跑。
作为在京兆读过几年书的人,安神感自然知道该如何的孝顺自已的长辈。
因为夫子说过,真正的孝顺父母,应该是大丈走,小丈受,以免暴怒情绪下的长辈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同时也避免使自已的长辈陷入不义的境地。
如今安元寿正处于暴怒当中,他这个做儿子的,就应该撒腿就跑,以免他爹情绪平复后又后悔。
这样才能不破坏父慈子孝的氛围。
“你别跑!你要跑了就别再进这个家门!”安元寿暴怒的吼声传来。
安神感听到这明显带着情绪的吼声,跑得更快了。
挨不挨打的不打紧,他主要是不想让自已的父亲陷入不义的境地。
谁不知道他们唐朝人最重视孝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