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跟风水没有多大的关系,反而是跟他们的宗教有关系。”张浚的脑海中闪过佛教的教义:“佛教的教义用来规训百姓,维护统治是极好的。”
“可惜啊,这个世界很大,光是规训自己的百姓,面对外敌的时候,已经懒散惯了的朝廷又怎么面对外界那些如狼似虎的敌人?”
此事在两宋亦有记载,土地兼并、百姓起义最为严重的宋朝,却不是灭亡在起义军的手里面,而是死在外敌的手里面。
两人聊天的间隙中,便有成队的骑兵在旷野上呼啸而过,从他们狂野的骑马方式和身上的穿着来看。
这又是一群正在汉化的突厥人。
“又是一支队伍回来了,看他们的旗帜,似乎是慕容部落的。”李大亮眯着眼睛看着骑兵队伍中的旗帜:“我有些想不明白。”
“陛下为何要放纵这些突厥人在西域为非作歹。”
“西域的小国虽然人口少,但是国家多,也是陇右道工坊的固定客户。”
“因为这些突厥人的缘故,西域的国家越来越少了,我们的商队只有走到更远的地方,才能找到顾客。”
李大亮一介武夫,脑子里面纯是肌肉,对于智慧这方面,着实是欠缺。
“我也不知道,陛下只是说,要让这些突厥人到更西方去,便是撒出去四五年不回来也行,只要让他们一直朝着外边开拓就好了。”张浚无疑是个聪明人,但他的智慧也受限于时代,很难突破局限性看到更远的东西。
“在开拓这方面,这些马背上的民族,确实要比我们这些种地的要方便,他们驱赶着牲畜带着家当追逐着水草,便可以一路迁移过去。”
“说不定就能找到天幕所在呢。”
“一场浩劫啊。”李大亮感叹道:“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死在这场浩劫当中。”
“没有牺牲大到不可以接受,没有背叛小到可以被原谅。”张浚淡淡的说道:“这是我陪伴陛下身边时,曾无意间听到的原话。”
“你们这些人,深受陛下的信任,所听所见的,都是我们这些人所不能想象的。”李大亮很是羡慕张浚他们。
简在帝心的含金量不必多说。
“陛下还说过,他从来没想过当皇帝,也从没想过带着自己的东宫亲卫攻进皇宫,大唐的士卒曾将天下从那个混乱的时代中带回来,他们不应该死于争位的过程中。”
“这些有功于社稷的人,不应该死在野心家的野心当中。”
“可是!”
张浚话音一转:“若是陛下不这样做,反而会让那些士卒死于野心家的野心当中。”
“大唐只有这么一次更加伟大的机会,若是太上皇不能抓住这个机会,那便让陛下来抓住。”
“陛下的格局,终究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触及的。”李大亮叹服。
就陇右到这种变化,李大亮都觉得自己的前半生都是虚度的了,他从来没想过,原来世界还能这样运转。
“礼赞神皇!”
慕容阿尼亚颤抖的声音从两人的身后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