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后者仅仅只是一个临时的措施,未来这样的做法包括权限肯定是要收回的。而这个新建立的部门就会承担起这个职责,朱慎锥打算从郑氏集团中割离出一部分来,直接把这部分船只包括兵力交给新设置的部门管理,并以此为基础组建一个拥有战斗力和强悍实力的缉私舰队,以确保海关,杜绝走私现象。
除去这些外,这个新部门未来还会承担大明和外藩的沟通乃至部分外交任务。从这些情况来看,这个新部门等于后世的发改委加海关加渔政加类似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大臣类似的职务。
从这点可以看出这个部门的重要性,而且这个部门未来的职权之大和范围之广不容小觑。当然在目前来看,它还远远达不到这种程度,要想成为这样的格局至少要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时间,而到那时候,恐怕早就因为实际情况这个部门会直接被一拆为二甚至为三了。
张锡钧离开乾清宫的时候,脑海中一直回响着朱慎锥给他说的那番话。原本回京的他本以为自己会成为一部尚书,然后按部就班等着入内阁。可没想今天和皇帝一番谈话,皇帝却突然决定建立一个新的衙门,而这个衙门还有一个稀奇古怪的名字,这名字叫作“大明海关边境总揽事务及海外理藩事务总理衙门”,简称为总理衙门。
这个总理衙门级别等同于六部衙门,设总理大臣(尚书)一人,由张锡钧担任。下设左右侍郎作为他的副手,内部设海关司、税务司、防务司、市舶司、理藩司、贸易司、庶务司这七司。
这七个司中,海关司主要负责大明对外贸易的进出口关务具体工作,税务司进行货物的申报、核定、纳税、放行。防务司负责缉私、巡逻、和武力震慑。市舶司负责五个通商港口城市的日常管理,并和当地知府(知县)有着双重管辖权。理藩司负责对外沟通,解决纠纷,依律处置,还包括对外封藩王的联络和其他事务。至于贸易司负责贸易具体工作并协调同内务府、皇家银行方面的业务,确保配合其他各司的工作推行。至于庶务司就更容易理解了,那就是其他各司顾不上的或者一些不在职权覆盖之中的全部由庶务司来负责,此外还需复杂总理衙门内部的一些事务工作等等。
总理衙门的建立是今天朱慎锥临时提起的,而且所提出的七个司的结构也仅仅只是一个初步设想,后续还会进行一系列的完善和调整,这件事朱慎锥交给了张锡钧去办,谁让张锡钧是这个衙门的第一位总理大臣呢
对于这个衙门的设立,实在有些出乎张锡钧的意料之外,但张锡钧却没任何推辞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张锡钧太了解朱慎锥了,虽然朱慎锥今天是临时起意,可在张锡钧来看这件事恐怕朱慎锥早就盘算过了,要不然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决定组建这个总理衙门。
而且张锡钧从朱慎锥的讲述中也了解到了这个总理衙门的重要性,一旦这个衙门建立后对于大明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且未来这个衙门的权力是极大的,虽然不像六部那样,但作为之后中枢的常设机构,可谁能保证未来这个总理衙门也不会如此只要对外贸易的不断开展,再加上大明政策的调整和体制改革,未来总理衙门不仅要人有人要钱有钱,甚至还能起到影响大明财政的决定性作用。
此外,总理衙门还承担着对所封外藩的一些工作,甚至还有取代礼部和鸿胪寺对外交涉的作用,这点就非常不简单了。如果能在这个总理大臣位置上做出成绩来,不仅能在史书上重重留下一笔,至于未来入内阁为阁老,甚至成为首辅的可能性更大,张锡钧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怎么可能放弃这个好机会呢
就这样,张锡钧毫不迟疑地答应了下来,决定去当这个总理衙门的总理大臣。接下来的日子里,张锡钧一直在自己的府邸里呆着,忙于编写未来总理衙门组建详细内容包括各司职权范围和职权划分。
半个多月后,几乎瘦了一圈的张锡钧终于拿出了一个完善的方案,在看过张锡钧的方案后朱慎锥很是满意,张锡钧很明白自己的想法和用意,在这个方案中得到了体现,而且张锡钧还调整了一些细节,使得衙门的组建和结构更为完善,为此朱慎锥高兴之余更对他大力夸赞。
之后,朱慎锥召开内阁会议,很容易就通过了组建总理衙门的提案。得到了内阁认可后,再加上大明本就有海关等各级衙门的存在,按照张锡钧的建议这个总理衙门仅仅只是对之前所设各衙门的合并整合,这样一来便于解释和通过,而后续的发展也证明了张锡钧这样建议的便利,没遭到什么阻碍就在朝会通过了此事,就此总理衙门正式组建,大明也在六部之外多了一个新的部门,张锡钧也正式成为了大明第一任总理衙门的总理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