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谈判桌上的交锋(2 / 2)

不过,在尚靖博的眼中,这一路的所见,对他冲击颇重。原本,他以为忽列不过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国,没想到,这忽列国竟然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仅颇为繁华,而且能明显感受到,这忽列的百姓,骨子中也带着一种别样的精气神……

尚靖博颇为好奇,但却没有时间去细想。对他而言,此番出使,对于大宇国来说,这南部的忽列国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这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不断膨胀,其野心也似乎随着兵力的增长而膨胀。李成的话犹在耳边:大宇国不能容忍在自己的南部边境出现一个如此不安分的势力,因此,打压忽列国是使团的一个重要任务。

然而,大宇国也明白,南部诸国的平衡一旦被彻底打破,将引发更大的混乱。如果忽列国被过度打压,丹尼国或者简缅国可能会趁机崛起,成为新的不稳定因素。所以,维持南部诸国的平衡,就像走在钢丝上,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

两日后,当大宇国使团抵达忽列国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忽列国首相孟杰深知大宇国的来意不善,但他也有着自己的盘算。虽然孟杰只是一个傀儡,但实话说,孟杰是一个精明而强硬的政治家,他在忽列国国内拥有极高的威望,治国之事上,他的决策往往决定着忽列国的走向。

面对大宇国的压力,孟杰与谢晋海都明白,如果公然对抗,忽列国虽然兵强马壮,但恐怕也难以承受大宇国的全面制裁。于是,他表面上同意与周边国家和平相处,这一决定看似是一种妥协,实则是他们的权宜之计。

在与大宇国使团的谈判桌上,气氛紧张而压抑。

大宇国使团主使尚靖博义正言辞地指出:“忽列国近年来的扩张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南部诸国的和平与稳定,许多无辜百姓流离失所。大宇国作为天朝上邦,有责任也有义务维护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孟杰则不慌不忙地回应:“林大人,我们忽列国也并非无端挑起战争。在这片土地上,弱肉强食是生存的法则。我们的士兵英勇善战,他们为了忽列国的荣耀和利益而战,所占领的土地也是我们实力的证明。”

尚靖博不置可否,只是不容置疑地提出,忽列国必须归还先前占据的他国领土,以显示其和平的诚意。然而,孟杰坚决地表示:“那些领土如今已经是忽列国的一部分,我们在上面建立了城市,开垦了农田,我们的人民在那里安居乐业。如果归还领土,那将是对忽列国人民的背叛,我作为首相,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孟杰的态度让谈判陷入了僵局。

大宇国使团没有想到孟杰会如此强硬地坚守领土问题。他们深知,领土争端是这场斡旋的关键所在。对于丹尼国和简缅国来说,失去的领土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痛,他们渴望大宇国能够帮助他们收复失地。而忽列国则将占领的土地视为自己强大的象征,是绝不肯轻易放手的。

不过,从忽列国的角度来看,孟杰的决定也有其合理性。忽列国在扩张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那些占领的土地上,忽列国人修建了道路、水利设施等,促进了当地的发展。而且,忽列国的士兵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如果轻易归还领土,如何对得起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灵?

但对于大宇国来说,忽列国的这种态度是对其权威的一种挑战。大宇国使团开始对忽列国施加各种压力。

他们一方面暗示将对忽列国进行经济制裁,减少与忽列国的贸易往来,限制对忽列国的资源供应;另一方面,大宇国使团还透露,他们正在考虑与丹尼国和简缅国建立更紧密的军事同盟关系,以制衡忽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