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加大投资(1 / 2)

几日后,川蜀传来消息,由陈光良投资的2万吨甘蔗种,已经在内江全部种下。

这批甘蔗种的管理,由‘内江甘蔗培育实验园’管理,技术人员是有川蜀建设厅和农学院委派。

说起来,这次陈光良入川投资白产业,卢作孚也帮了大忙,2万吨甘蔗是由民生公司第一时间运抵内江,赶在了4月初最好的种植季节。

而卢作孚不仅仅是民生公司的创始人,实际上他也是刘湘的‘经济建设高级顾问’,还即将担任川蜀的建设厅厅长。

此次陈光良入川,让很多人都看到川蜀发展‘机制’的机遇,所以各方面也是比较顺利的。

在一间会议室里,为陈光良开办厂的技术专家们齐聚一堂,他们很多都是参与了粤省白产业的元老,如今陈光良振臂一呼,大家又纷纷齐聚。

除了陈光良顶着‘华夏白产业奠基人’身份外,还有就是当初陈光良为大家谋取了一份福利——第一制厂的股分。当时陈光良是个人出资,为大家购入相当的股份,后来这批股份的回报率是近三倍,大家也因此发了一笔大财。

会议上,制专家曹铭先说道:“此次考察内江制业,我发现一个问题,很多大型作坊的漏棚都没有一个关键的东西——离心机。如果有了这样的设备,那边的大型作坊可以改造成‘半机械’的工厂。”

机械专家吴新炳也说道:“确实。那边作坊数千家,如果采取人工熬,机械精制,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商业模式。”

大家的建议,让陈光良慎重对待起来。

一直以来,华夏的业实际上是非常发达的,只不过后来的洋塘宛如白雪,纯度和质量更是惊人,以这样的方式,将华夏土打的落流水。

若不是粤省白在1932年崛起,华夏不知道要损失多少‘外汇’。

事实上,华夏土只是‘白产业’的粗加工。

以香港为基地的英国太古洋行,于1884年建立厂,由爪哇与菲律宾进口粗(赤砂)到香港,以最先进的离心机、骨炭滤法与二氧化硫漂白法精炼,进攻内地市场。机械制造的太古颗粒洁白细致,甜度质量稳定,时称“车白”。

陈光良说道:“我还是倾向投资全机械式的制设备,毕竟在产能上,我已经缩减至日榨甘蔗500吨的标准。不过,两种方案你们都给我准备起来,一种是全机械化制,一种是‘人工熬,机械精致’的模式。方案出来后,我再比较下。”

“好的,陈先生。”

不过这些人的话,也给陈光良提了个醒。

如果他采购相当数量的离心机,届时可以承接内江制厂‘整改’活计,还能大赚一笔。

整改顺利后,整个内江制产业也提前迎来高速的发展,可以向全国抗战区提供大量的战略物资——白。

所以,陈光良准备下半年成立一家‘制机械采购’代理商。

如今陈光良将事业的中心,放在纺织业和白产业上,准备这几年再多赚一点。

4月初旬,陈光聪带着老婆杨秀英和儿子陈文博,回到沪市探亲、度假。

事实上,也是陈光良的意思,让杨秀英带着儿子回沪住一段时间,毕竟老太太杨慧还没有见过这个孙子,但心里也是一直挂念着。

这几年,杨慧一下子有了四个孙子,时常也是为家人诵经念佛,保佑家人平平安安。

陈光聪没得休息,很快就被带到环球航运工作。

“租给招商局的两艘船已经到期,我和太古洋行的施约克大班已经商议好,准备将这两艘船租给太古洋行,走欧洲线路。”在会议室里,陈光良开口说道。

赵铁毅说道:“租给招商局的两艘船,我们看得很紧,已经和船长及高级海员沟通好,完成这次运输就回香港检修。毕竟现在招商局的总经理是孙科的亲信蔡增基,而交通总长则是当年和老板你有点过节的俞飞鹏,我们也担心他们扣着船不还。”

去年底时,俞飞鹏就已经代理交通部总长,刘鸿生眼见形势不利,也主动卸任招商局总经理,由孙科亲信蔡增基接任。

俞飞鹏和陈光良确实有过节,当初其小舅子是招商局买办,被陈光良直接给开除了,还不是取消买办,直接来了个不录用。

事后,俞飞鹏还在朋友面前说了一些狠话,意思要给陈光良点颜色看看。朝着朋友说这些话,无非就想带到陈光良耳朵里。

可惜陈光良不吃那一套!

但如今俞飞鹏上任交通部总长,还真是陈光良的航运事业的主管上司,这接下来会不会给他上眼药,也不太清楚。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光聪,你负责和太古公司接洽,以及负责这两艘船回港,凡事都要谨慎小心。”

六艘次新船,每一艘现在的价值都是60万以上的价值,不仅没有贬值,反而因为航运回暖而升值。

比如这次太古洋行租赁下两艘船,一年就可以为陈光良带来30万的纯收益。

“好的,董事长”

这一日,俞飞鹏来到招商局考察,蔡增基带着人陪同。

虽然俞飞鹏去年底便已经代理交通部总长,实际上上个月(3月)才正式委任。

而招商局目前已经成为一家资产值四千多万的庞大企业,可谓交通部的重要下属企业。

特别是这几年招商局的债务极低,每年也少支付很多的利息,同时经营良好,企业可谓发展非常的顺风顺水。

因此,南鲸政府更加重视招商局的作用,毕竟这相当于掌握着‘华夏海运’的核心企业。

考察时,俞飞鹏问道:“听说招商局在筹备远赴欧洲和北美,开辟航线”

蔡增基当即回道:“是有这个机会,目前两艘新船还在建造中,预计下半年就能成行。”

俞飞鹏顺势问道:“那南洋的两条新船呢”

蔡增基不疑有他,说道:“刚刚到沪,准备投入到南洋航线,替代原来租赁的两艘船只。”

俞飞鹏笑着说道:“这就是了,你们可以将租赁的船只继续使用,然后尽快开辟欧洲和北美的航线嘛!”

曾经他和陈光良有矛盾,如今他却担任交通部总长,这多多少少也得给陈光良上点眼药,谁叫他现在是主管单位呢!

蔡增基一愣,不知道这个交通部总长为什么如此关心这种事,不过他还是老实的说道:“那两艘船已经到期,租赁方是香港的航运企业,船长已经通知我们,他们回香港去修整了。”

俞飞鹏大感陈光良滑头,知道他一上任,必然回针对陈光良,这连船都急着拿回香港。

“不就是陈光良的船嘛,藏头露尾的,他在香港的投资可不少。”

“主要是租期到了,而且人家已经租给了其它航运公司。”